• 350vip浦京集团



  • 【中国交通报】湖南:“第二座矮寨大桥”悄然建设中
    发布时间:2024-10-09 08:48:46

    在湘西北五强溪库区沅陵县清浪乡,由湖南350vip浦京集团承建的,一座被广大建设者称之湖南“第二座矮寨大桥”——G59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张(家界)官(庄)段洞庭溪沅水特大悬索桥(简称洞庭溪大桥) ,渐渐露出雄伟壮丽的身姿 。

    洞庭溪大桥猫道施工。大桥指挥部供图

    日前 ,在洞庭溪大桥现场,焊花飞溅 ,塔吊挥手,缆绳卷扬,两三百号建设者 ,甩掉“秋老虎”长尾肆虐 ,牺牲国庆小长假 ,日夜鏖战工地 。

    大桥全长1707米 ,主桥800米一跨过江 ,系湖南在建最大跨径桥梁。2022年9月开工,截至10月7日,主桥下部结构和索塔完成,进入主缆施工 ,总体工程完成约60%。湖南省张官高速洞庭溪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焉学永称:“这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礼物 。”

    太行“王屋”谁第一

    在大伙看来,修建洞庭溪大桥之难 ,堪比“愚公移山”。

    “区域地质极其复杂 ,交通闭塞,桥位选址,是在五个方案中折腾 。”大桥设计组长、湖南交通设计院高工程丽娟回忆,当年工可设计时 ,他们车抵沅陵官庄镇,一脸懵。

    这是沅陵县东北边陲,表绿覆盖厚厚的板岩 ,硬度极大  。索塔南岸施工负责人说 ,大桥基础开挖,“打坏十几把金刚钻 。”场地狭窄,便道没法修,两岸填挖20万立方米,才整出一点场地  ,还是像“兔子困在笼子里”。

    这是五强溪湿地公园、五溪湖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区 。生态红线密布 ,伸脚“抖娘”缩脚“抖爹”。

    悬索桥受力复杂、施工难,大体积混混凝土浇筑难 ,桥下往来车船多、高空作业避险难,高压用电难,生态环保难,网络维护难 ,碰上好天气难......

    难 ,难 ,难!有人将上述“难”捆绑,称之“太行山”,那么运输一难 ,该叫“王屋山”。

    七沟八壑,蜿蜒崎岖。五强溪大坝距工地直线9公里 ,车行需颠簸1个多小时 ,且大车拐不进  。大桥2万多吨钢材,混泥土材料50多万吨,塔吊、龙门吊 、挖机、主缆等 ,只得车运大坝,转库区水运 。而大坝限载,大船进不来 ,一车“家伙”运到工地 ,装装卸卸、兜兜转转 、走走停停通常要三天。有次,一个73吨索鞍 ,就运了一个月。

    一旦接不上“茬”,可能整体“瘫痪” 。

    “桥梁建设所有困难,在洞庭溪大桥都碰到了,有些还甚于矮寨大桥 ,所以大伙称之‘第二座矮寨大桥’。但不管多难 ,我们有信心克服。”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长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洞庭溪大桥项目经理苏巧江表示。

    “红线”密布怎么办

    大山挡住视线,挡不住美好梦想,沅陵人民日思夜盼修建高速公路。

    2012年 ,张官高速开始规划建设 ,因种种原因,2022年才正式开工。而控制性工程洞庭溪大桥,因生态红线等“瓶颈” ,比其他标段晚数月进场。

    于是,县、乡、村均成立大桥建设协调专班 ,主要领导担纲,对征地拆迁、路地矛盾 、林权土地纠纷 ,事事优先调处 。书记 、县长现场办公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操刀 ,48小时内明确生态保护 、基本农田、临时用地报批问题。大桥主线用地提前交付,进场一二十天便动土。

    与此同时,建设方主动向地方组织请示求解。如五强溪湿地公园保护等“生态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林地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等,一个流程下来,需几十项资料组卷 、报批,一个数据不全都不行。

    为此,大桥指挥长焉学永率员,不辞劳苦 ,主动出击,从乡镇到县市到省部,进行大量有效沟通汇报。

    “见过施工环境好的,没见过这么好的。”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参与10个项目建设的“协调专家”王军由衷赞叹 。

    抗洪抢险志愿队 。项目部供图

    人情是把锯 。近年来,当地遭受历史罕见的恶劣天气,业主、项目部竭力帮助抗洪救灾 、抗冰抢险、支工助学等,同样可圈可点。

    山体滑坡精神“上坡”

    2023年 ,因暴雨暴雪 ,大桥南北两岸工区板房先后倒塌 。火速启动应急预案,转移人员设备,项目部领导站在最前沿。炊事员戴着安全帽,做饭炒菜 。因操劳过度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张龙飞突发神经性耳聋。

    6月下旬 ,一觉醒来,五强溪被淹 ,滑坡 、泥石流频现,道路被阻 ,水运瘫痪 ,停水停电。大桥正在大打混泥土,日需几十卡车水泥砂石。十万火急!业主和项目部,抢通道路 ,柴油发电抽水 ,紧急拖来建材 。

    笔者调研采访时 ,所有建设者都提到一次山体滑坡。

    2023年4月,大桥南岸锚碇基坑开挖20多米,快到底时,突然出现山体滑坡前兆。附近百姓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

    险情就是命令!

    加强监测,每一小时(或实时监控)报告一次险情 。火速转移居民 。把基坑挖出的13万立方米土石方回填,反压,稳定山体。薄膜覆盖整个山头,防止渗水。同时 ,多次召开“诸葛亮会”,研究处置方案 。

    湖南高速集团总工程师周栋梁 ,秉承集团党委要求多次组织著名专家到场 ,观察 、“会诊”险情 ,反复评审 、比较,最终采用部分卸载方案,将山体危险部分,削掉11万立方米,然后返回“原点”。

    那一段 ,业主 、施工 、监理、设计 、地方协调机构主要领导,几乎天天在现场,与工人们一起干 。每天早上六时开工 ,直至翌日凌晨6点,3班人马连轴转 。

    酷热难耐时,大伙自愿加班。挖的挖边坡 ,护的护边坡,先是护的催挖的,后来挖的催护的 ,盒饭、凉茶、十滴水送到工地。有的挖掘师傅24小时不停,一个班组长36小时未合眼。

    终于处险成功,把耽误的工期赶上。

    其间,建设各方所展现的讲大局 、重科学、团结协作、担当奉献、敢打敢拼精神 ,空前高涨 。

    “马革裹尸”与“零事故”

    沅水自西向东北,咆哮至大桥所在地——沅陵县清浪滩 ,悬崖峭壁 ,惊涛拍岸 。沈从文笔下,“以清浪滩最长,石头最多 ,水流最猛。”粟裕诗吟,“好个清浪滩 ,浊浪三丈三。船在浪里走,如过鬼门关 。”

    史载,东汉时,当地“精夫”相单程聚众闹事,对抗朝廷 。光武帝刘秀派兵万余镇压 ,全军覆没。公元49年 ,神勇将军马援领武帝之命,率4万精兵,继续征剿。结果被阻壶头山 ,瘟疫横行,酷热难当,虽凿石室以避暑,寻找祛湿清热之食物,然官军死伤大半,马将军亦病死 ,应了“马革裹尸”誓言 。

    假如有座小桥过江,马援何至于损兵折将,丧身疆场 !

    时光荏苒 。今天要建一座现代化悬索桥,800米单跨,又谈何容易!

    高空作业特别多。南岸索塔高153米,北岸124米 ,分别比矮寨大桥高30米、58米 。索塔施工9个月,猫道施工2个月 ,都在空中“走钢丝”。冬季寒风刮脸,三伏烈日灼人。

    主索鞍吊装完成 。大桥指挥部供图

    锚碇施工 。大桥项目部供图

    锚碇基坑开挖 ,垂直深度六七十米,山体边坡防护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垮塌 。所以,几十个北斗系统观测点 ,24小时监控 ,动一丁点,都会紧急处置 。

    上下交叉、左右交叉 、平行交叉作业,工序紧凑。还有电梯安全,用电安全......

    稍有不慎,便是人命关天 。

    然而,项目安全防护一丝不苟,安全交底日日坚守,安全教育刻骨铭心,安全监管严抓不贷。勤叮嘱,说狠话,打亲情牌,亮奖罚招,效果明显。开工两年多来,大桥实现安全“零事故” 。

    建设者们言,“马革裹尸”历史一去不返,但是安全生产一刻不可松懈。

    “节点”是否巧合

    洞庭溪大桥受力之复杂 、跨径之大、工序之多,工序转换、施工组织、方案优化之难,在湖南在建项目中无出其右 。

    “大桥概算低 ,我们硬着头皮也要上。”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长江分公司总经理卢治国认为,悬索桥建设难度最大,继矮寨大桥、杭瑞洞庭湖大桥之后 ,通过洞庭溪大桥交涉,进一步擦亮“350vip浦京集团湘军”品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湖南建投 、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从项目谋划、班子配备、力量调配 、资源配置、资金供应等 ,大力支持大桥建设。长江分公司更是举全司之力,一切以大桥为先。

    资深桥梁专家、“十佳项目经理”苏巧江 ,与能征善战的张龙飞、欧阳强 、王军 、赵定发、谢祥、廖灿等 ,组建施工项目部。

    在业主统筹下 ,建设各方履行“策划先行、协调先行、方案先行” ,瞄准目标任务,抢晴天 、干雨天 、排计划、抓落实 。

    大桥北岸施工。大桥总监办供图

    南岸上横梁施工 。大桥指挥部供图

    场地狭窄 ,桩基采用冲击桩钻孔。但石头太硬,泥浆含砂量重,打碎的石头反复再打 ,一天只进二十公分。项目部调整泥浆比重,增加泥砂分离器 、反循环钻机 ,每天能进尺一两米。

    为抢工期,广大建设者不顾寒冬酷暑,不休节假日 ,全心全意奋战在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大桥2022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开工,2023年7月1日索塔第一次浇筑 。2024年5月1日主塔封顶 ,6月6日(端午节前夕)先导索过江 ,10月1日猫道贯通 。

    清浪滩拉纤之艰辛,有旧图可鉴。笔者觉得,大桥建设者就是当今“纤夫” 。各分部分项工程 ,他们都是砥砺前行 ,且完成节点恰逢重大节日。

    这是否惊人巧合呢?

    “100年寿命”或超过

    双塔单跨悬索桥,采用钢混组合,门型索塔 ,重力式锚碇。简单说 ,洞庭溪大桥两只索塔 ,扯起两根计重7200吨主缆索 ,将800米长、2万余吨重的桥面梁板“紧绷”。而四个索鞍,每个73吨重,犹如挑起扁担的肩膀,是大桥力拔千钧的主要受力者。

    一线建设者 。吕高安摄

    建成后 ,车从高空走,人在云端游。

    钢材、水泥等基本材料,即便是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与涟钢 、南方水泥达成长期供需,质量“扛扛的”,大桥业主、监理也要严格审检“挑刺”。

    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量大,温控要求高,对大桥质量至关重要。为此,业主 、总监办提前介入,经过大量的试拌、验证 ,并采取全智能化温控。浇筑更是全程监测 ,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甚至超标。

    做好主缆防腐,是桥梁生命线 。吸取国内外危化车辆燃爆,对主缆损伤不可修复的惨痛教训,业主组织研发原创“粗骨料UHPC应用研究”“环保石墨烯改性纳米重防腐涂装技术”“主缆光固化防护”3项全球领先新材料 ,提高桥梁防腐性和耐久度。

    组织研发并采用“机制砂混泥土”,应对采砂困难、运输困难,实现大桥大体积混凝土 ,无有害裂纹。

    研发“悬索桥施工和健康监测数字孪生”“六孔扁锚负弯矩整体张拉技术”2项新技术 。

    牵头编制“湖南省缆索吊技术规程”“装配式梁桥扁锚负弯矩整体张拉技术规程”2项湖南省地方性标准。

    开展抗风抗震性能等专题研究,提升大桥质量及结构安全性 。

    如此,四个“创新”(新技术 、新结构、新工艺、新方法)初显成效。

    一桥牵动众人心。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湖南高速集团及其新新张官建设公司、湖南建投集团、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给予大桥建设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湖南交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曾任矮寨大桥主设计人刘榕说:“洞庭溪大桥规范设计寿命100年,但业主带领建设各方,按200年寿命来修 。”

    桥旅融合“先导索”

    6月6日,天朗气清,大桥先导索过江之日 。

    四只龙舟敲锣打鼓、号子嘹亮 ,分别从南北两岸 ,拖着先导索两端,划向江中。

    大桥先导索过江。指挥部供图

    随着湖南高速公路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罗卫华一声令下,先导索被打成“中国结”,缓缓卷扬空中  ,大桥南北索塔顺利“牵手”,标志着大桥由下部构造向上部构造“挺进” 。

    人声鼎浮,现场欢腾 。社会和媒体热评 :此举开创龙舟牵引先导索先例,是“350vip浦京集团文化”与“龙舟文化”融合 ,也是洞庭溪大桥桥旅融合“先导索”。

    纪念马援将军的“新息侯祠”。清浪乡供图

    大桥桥位原址。指挥部供图

    大桥所在地,偏远的清浪乡 ,原来是历史悠久、多重文化交汇之地。纪念马援将军的“新息侯祠”遗址,就在距大桥北岸索塔300米处 ,“伏波将军庙”在3000米开外的壶头山 。

    这里 ,有马援将军壮怀忠烈、马革裹尸的“伏波文化” ;有红二 、六军团长征过此,突破敌第一道封锁线,贺龙赠送军刀给房东的“红色文化” ;有第一险清浪滩为代表的“沅水文化” ;有五强溪“库区文化” ;有“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壶头夜月”“湘西花鼓灯”......

    12月30日前,大桥主缆将架设完成,2025年国庆节前 ,大桥主桥将实现合龙,2026年8月将按期建成通车。

    沅陵县人大、政协、清浪乡主要负责同志告诉笔者 ,大桥通车后,沅陵东北乃至整个沅陵县,交通、产业 、旅游将发生根本转变。对于打通湘西湘北 ,加强湘 、渝、贵、鄂等经济文化联通都有重要意义 。

    “届时,从清浪乡政府至沅陵县城 ,坐大船要3小时 ,坐车四五小时 ;此地盛产的鱼虾、黄柏中药材、粮食、碣滩茶等难以走出去,将成为历史 。”清浪乡党委宣传委员苏克姣说。

    沅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毅群解读说,大桥指挥部颇具前瞻意识,相中桥位与优美自然环境协调 ,设想“桥旅融合”。大桥造型优美 、气势挺拔 ,桥塔设计成“众星捧月”。两岸均设置互通、服务区、观景台、码头,还有水上、高空旅游设施等 ,大桥建设与文旅规划同步。这在桥梁建设中不多见 ,恰好与怀化市 、沅陵县“英雄所见略同” 。

    据悉,路地双方“桥旅融合”对接紧密,推进顺利。启封五溪湖沉睡的历史文化 ,打捞五强溪“水中的故事”,实现“张家界看山”与“沅陵看水”有机融合,力促区域高质量发展,已是指日可待。

    借鉴矮寨大桥经验,真正实施建设与文旅规划同步,洞庭溪大桥不正是湖南桥旅融合“先导索”吗?

    大桥主缆施工开始,笔者仿佛看到 ,建设者满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之志 ,正徜徉于恢弘天地间,一寸寸精心搭建“历史的骨骼”。



    【中国交通报】湖南 :“第二座矮寨大桥”悄然建设中

    在湘西北五强溪库区沅陵县清浪乡,由湖南350vip浦京集团承建的,一座被广大建设者称之湖南“第二座矮寨大桥”——G59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张(家界)官(庄)段洞庭溪沅水特大悬索桥(简称洞庭溪大桥),渐渐露出雄伟壮丽的身姿。

    洞庭溪大桥猫道施工。大桥指挥部供图

    日前,在洞庭溪大桥现场,焊花飞溅,塔吊挥手 ,缆绳卷扬 ,两三百号建设者,甩掉“秋老虎”长尾肆虐,牺牲国庆小长假,日夜鏖战工地。

    大桥全长1707米 ,主桥800米一跨过江,系湖南在建最大跨径桥梁。2022年9月开工 ,截至10月7日,主桥下部结构和索塔完成,进入主缆施工,总体工程完成约60%。湖南省张官高速洞庭溪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焉学永称 :“这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礼物 。”

    太行“王屋”谁第一

    在大伙看来 ,修建洞庭溪大桥之难,堪比“愚公移山”。

    “区域地质极其复杂,交通闭塞,桥位选址,是在五个方案中折腾 。”大桥设计组长 、湖南交通设计院高工程丽娟回忆 ,当年工可设计时,他们车抵沅陵官庄镇,一脸懵。

    这是沅陵县东北边陲,表绿覆盖厚厚的板岩,硬度极大。索塔南岸施工负责人说 ,大桥基础开挖,“打坏十几把金刚钻 。”场地狭窄,便道没法修 ,两岸填挖20万立方米,才整出一点场地,还是像“兔子困在笼子里”  。

    这是五强溪湿地公园 、五溪湖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区。生态红线密布 ,伸脚“抖娘”缩脚“抖爹”。

    悬索桥受力复杂、施工难 ,大体积混混凝土浇筑难 ,桥下往来车船多、高空作业避险难,高压用电难,生态环保难,网络维护难,碰上好天气难......

    难,难,难!有人将上述“难”捆绑,称之“太行山”,那么运输一难,该叫“王屋山”。

    七沟八壑,蜿蜒崎岖。五强溪大坝距工地直线9公里,车行需颠簸1个多小时,且大车拐不进。大桥2万多吨钢材,混泥土材料50多万吨,塔吊、龙门吊 、挖机、主缆等,只得车运大坝,转库区水运 。而大坝限载,大船进不来,一车“家伙”运到工地,装装卸卸、兜兜转转 、走走停停通常要三天 。有次 ,一个73吨索鞍,就运了一个月。

    一旦接不上“茬”,可能整体“瘫痪”。

    “桥梁建设所有困难,在洞庭溪大桥都碰到了,有些还甚于矮寨大桥 ,所以大伙称之‘第二座矮寨大桥’。但不管多难,我们有信心克服。”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长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洞庭溪大桥项目经理苏巧江表示 。

    “红线”密布怎么办

    大山挡住视线,挡不住美好梦想,沅陵人民日思夜盼修建高速公路。

    2012年,张官高速开始规划建设,因种种原因,2022年才正式开工 。而控制性工程洞庭溪大桥 ,因生态红线等“瓶颈”,比其他标段晚数月进场。

    于是,县、乡、村均成立大桥建设协调专班,主要领导担纲,对征地拆迁 、路地矛盾、林权土地纠纷,事事优先调处。书记、县长现场办公,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操刀,48小时内明确生态保护、基本农田 、临时用地报批问题。大桥主线用地提前交付,进场一二十天便动土。

    与此同时 ,建设方主动向地方组织请示求解。如五强溪湿地公园保护等“生态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林地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等,一个流程下来,需几十项资料组卷、报批 ,一个数据不全都不行。

    为此,大桥指挥长焉学永率员 ,不辞劳苦,主动出击,从乡镇到县市到省部,进行大量有效沟通汇报 。

    “见过施工环境好的,没见过这么好的。”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参与10个项目建设的“协调专家”王军由衷赞叹 。

    抗洪抢险志愿队。项目部供图

    人情是把锯 。近年来,当地遭受历史罕见的恶劣天气  ,业主、项目部竭力帮助抗洪救灾、抗冰抢险、支工助学等,同样可圈可点。

    山体滑坡精神“上坡”

    2023年,因暴雨暴雪,大桥南北两岸工区板房先后倒塌。火速启动应急预案,转移人员设备,项目部领导站在最前沿。炊事员戴着安全帽 ,做饭炒菜 。因操劳过度,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张龙飞突发神经性耳聋。

    6月下旬 ,一觉醒来,五强溪被淹,滑坡、泥石流频现 ,道路被阻,水运瘫痪 ,停水停电 。大桥正在大打混泥土,日需几十卡车水泥砂石 。十万火急!业主和项目部,抢通道路,柴油发电抽水,紧急拖来建材。

    笔者调研采访时,所有建设者都提到一次山体滑坡 。

    2023年4月,大桥南岸锚碇基坑开挖20多米,快到底时 ,突然出现山体滑坡前兆 。附近百姓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险情就是命令 !

    加强监测,每一小时(或实时监控)报告一次险情。火速转移居民 。把基坑挖出的13万立方米土石方回填,反压,稳定山体 。薄膜覆盖整个山头,防止渗水。同时 ,多次召开“诸葛亮会”,研究处置方案。

    湖南高速集团总工程师周栋梁 ,秉承集团党委要求多次组织著名专家到场,观察、“会诊”险情,反复评审、比较,最终采用部分卸载方案,将山体危险部分,削掉11万立方米,然后返回“原点”。

    那一段,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地方协调机构主要领导,几乎天天在现场 ,与工人们一起干。每天早上六时开工 ,直至翌日凌晨6点 ,3班人马连轴转。

    酷热难耐时,大伙自愿加班 。挖的挖边坡 ,护的护边坡,先是护的催挖的,后来挖的催护的 ,盒饭、凉茶、十滴水送到工地 。有的挖掘师傅24小时不停,一个班组长36小时未合眼。

    终于处险成功,把耽误的工期赶上。

    其间,建设各方所展现的讲大局、重科学、团结协作 、担当奉献、敢打敢拼精神,空前高涨。

    “马革裹尸”与“零事故”

    沅水自西向东北,咆哮至大桥所在地——沅陵县清浪滩,悬崖峭壁 ,惊涛拍岸。沈从文笔下,“以清浪滩最长 ,石头最多,水流最猛。”粟裕诗吟 ,“好个清浪滩 ,浊浪三丈三。船在浪里走 ,如过鬼门关。”

    史载,东汉时 ,当地“精夫”相单程聚众闹事 ,对抗朝廷。光武帝刘秀派兵万余镇压,全军覆没。公元49年,神勇将军马援领武帝之命,率4万精兵,继续征剿。结果被阻壶头山,瘟疫横行 ,酷热难当 ,虽凿石室以避暑,寻找祛湿清热之食物 ,然官军死伤大半 ,马将军亦病死,应了“马革裹尸”誓言 。

    假如有座小桥过江 ,马援何至于损兵折将 ,丧身疆场!

    时光荏苒 。今天要建一座现代化悬索桥,800米单跨,又谈何容易!

    高空作业特别多 。南岸索塔高153米 ,北岸124米,分别比矮寨大桥高30米、58米。索塔施工9个月,猫道施工2个月 ,都在空中“走钢丝”。冬季寒风刮脸,三伏烈日灼人。

    主索鞍吊装完成 。大桥指挥部供图

    锚碇施工 。大桥项目部供图

    锚碇基坑开挖,垂直深度六七十米 ,山体边坡防护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垮塌。所以,几十个北斗系统观测点 ,24小时监控,动一丁点 ,都会紧急处置。

    上下交叉 、左右交叉 、平行交叉作业 ,工序紧凑。还有电梯安全,用电安全......

    稍有不慎,便是人命关天。

    然而 ,项目安全防护一丝不苟,安全交底日日坚守,安全教育刻骨铭心,安全监管严抓不贷。勤叮嘱,说狠话 ,打亲情牌 ,亮奖罚招 ,效果明显。开工两年多来,大桥实现安全“零事故”。

    建设者们言 ,“马革裹尸”历史一去不返,但是安全生产一刻不可松懈。

    “节点”是否巧合

    洞庭溪大桥受力之复杂、跨径之大 、工序之多 ,工序转换、施工组织 、方案优化之难 ,在湖南在建项目中无出其右。

    “大桥概算低,我们硬着头皮也要上 。”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长江分公司总经理卢治国认为,悬索桥建设难度最大,继矮寨大桥、杭瑞洞庭湖大桥之后 ,通过洞庭溪大桥交涉 ,进一步擦亮“350vip浦京集团湘军”品牌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湖南建投 、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从项目谋划、班子配备 、力量调配 、资源配置、资金供应等 ,大力支持大桥建设。长江分公司更是举全司之力 ,一切以大桥为先 。

    资深桥梁专家、“十佳项目经理”苏巧江,与能征善战的张龙飞、欧阳强、王军、赵定发、谢祥 、廖灿等 ,组建施工项目部。

    在业主统筹下,建设各方履行“策划先行、协调先行、方案先行”,瞄准目标任务,抢晴天、干雨天、排计划 、抓落实。

    大桥北岸施工。大桥总监办供图

    南岸上横梁施工。大桥指挥部供图

    场地狭窄,桩基采用冲击桩钻孔。但石头太硬 ,泥浆含砂量重,打碎的石头反复再打,一天只进二十公分 。项目部调整泥浆比重 ,增加泥砂分离器、反循环钻机,每天能进尺一两米 。

    为抢工期,广大建设者不顾寒冬酷暑,不休节假日,全心全意奋战在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

    大桥2022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开工,2023年7月1日索塔第一次浇筑。2024年5月1日主塔封顶,6月6日(端午节前夕)先导索过江 ,10月1日猫道贯通。

    清浪滩拉纤之艰辛 ,有旧图可鉴 。笔者觉得,大桥建设者就是当今“纤夫” 。各分部分项工程 ,他们都是砥砺前行,且完成节点恰逢重大节日 。

    这是否惊人巧合呢?

    “100年寿命”或超过

    双塔单跨悬索桥,采用钢混组合,门型索塔,重力式锚碇。简单说,洞庭溪大桥两只索塔,扯起两根计重7200吨主缆索,将800米长、2万余吨重的桥面梁板“紧绷” 。而四个索鞍 ,每个73吨重,犹如挑起扁担的肩膀 ,是大桥力拔千钧的主要受力者。

    一线建设者 。吕高安摄

    建成后 ,车从高空走,人在云端游。

    钢材 、水泥等基本材料,即便是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与涟钢 、南方水泥达成长期供需,质量“扛扛的” ,大桥业主 、监理也要严格审检“挑刺”。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大,温控要求高,对大桥质量至关重要 。为此,业主、总监办提前介入,经过大量的试拌、验证,并采取全智能化温控。浇筑更是全程监测 ,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甚至超标。

    做好主缆防腐,是桥梁生命线。吸取国内外危化车辆燃爆,对主缆损伤不可修复的惨痛教训,业主组织研发原创“粗骨料UHPC应用研究”“环保石墨烯改性纳米重防腐涂装技术”“主缆光固化防护”3项全球领先新材料,提高桥梁防腐性和耐久度 。

    组织研发并采用“机制砂混泥土” ,应对采砂困难、运输困难 ,实现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无有害裂纹。

    研发“悬索桥施工和健康监测数字孪生”“六孔扁锚负弯矩整体张拉技术”2项新技术。

    牵头编制“湖南省缆索吊技术规程”“装配式梁桥扁锚负弯矩整体张拉技术规程”2项湖南省地方性标准 。

    开展抗风抗震性能等专题研究,提升大桥质量及结构安全性。

    如此,四个“创新”(新技术 、新结构 、新工艺 、新方法)初显成效。

    一桥牵动众人心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湖南高速集团及其新新张官建设公司、湖南建投集团、湖南350vip浦京集团集团 ,给予大桥建设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湖南交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曾任矮寨大桥主设计人刘榕说:“洞庭溪大桥规范设计寿命100年,但业主带领建设各方 ,按200年寿命来修。”

    桥旅融合“先导索”

    6月6日,天朗气清,大桥先导索过江之日 。

    四只龙舟敲锣打鼓 、号子嘹亮 ,分别从南北两岸,拖着先导索两端,划向江中 。

    大桥先导索过江。指挥部供图

    随着湖南高速公路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罗卫华一声令下,先导索被打成“中国结”,缓缓卷扬空中,大桥南北索塔顺利“牵手” ,标志着大桥由下部构造向上部构造“挺进”。

    人声鼎浮,现场欢腾。社会和媒体热评:此举开创龙舟牵引先导索先例 ,是“350vip浦京集团文化”与“龙舟文化”融合 ,也是洞庭溪大桥桥旅融合“先导索” 。

    纪念马援将军的“新息侯祠”。清浪乡供图

    大桥桥位原址。指挥部供图

    大桥所在地 ,偏远的清浪乡,原来是历史悠久、多重文化交汇之地。纪念马援将军的“新息侯祠”遗址  ,就在距大桥北岸索塔300米处,“伏波将军庙”在3000米开外的壶头山。

    这里 ,有马援将军壮怀忠烈 、马革裹尸的“伏波文化”;有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此,突破敌第一道封锁线,贺龙赠送军刀给房东的“红色文化”;有第一险清浪滩为代表的“沅水文化” ;有五强溪“库区文化” ;有“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壶头夜月”“湘西花鼓灯”......

    12月30日前,大桥主缆将架设完成 ,2025年国庆节前,大桥主桥将实现合龙,2026年8月将按期建成通车 。

    沅陵县人大、政协、清浪乡主要负责同志告诉笔者 ,大桥通车后,沅陵东北乃至整个沅陵县,交通、产业 、旅游将发生根本转变。对于打通湘西湘北,加强湘 、渝、贵、鄂等经济文化联通都有重要意义。

    “届时 ,从清浪乡政府至沅陵县城,坐大船要3小时,坐车四五小时;此地盛产的鱼虾、黄柏中药材、粮食、碣滩茶等难以走出去,将成为历史 。”清浪乡党委宣传委员苏克姣说 。

    沅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毅群解读说,大桥指挥部颇具前瞻意识 ,相中桥位与优美自然环境协调,设想“桥旅融合”。大桥造型优美 、气势挺拔,桥塔设计成“众星捧月”。两岸均设置互通 、服务区 、观景台、码头 ,还有水上 、高空旅游设施等,大桥建设与文旅规划同步。这在桥梁建设中不多见,恰好与怀化市 、沅陵县“英雄所见略同”。

    据悉,路地双方“桥旅融合”对接紧密  ,推进顺利 。启封五溪湖沉睡的历史文化,打捞五强溪“水中的故事”,实现“张家界看山”与“沅陵看水”有机融合,力促区域高质量发展,已是指日可待。

    借鉴矮寨大桥经验 ,真正实施建设与文旅规划同步 ,洞庭溪大桥不正是湖南桥旅融合“先导索”吗?

    大桥主缆施工开始 ,笔者仿佛看到,建设者满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之志,正徜徉于恢弘天地间,一寸寸精心搭建“历史的骨骼”。



    上一篇 : 红网:国庆献礼丨益常扩容二标资水特大桥全桥合龙
    下一篇 :最后一页 返回列表


  • XML地图